首页

优美之家女主

时间:2025-05-24 14:47:57 作者:哈佛vs美国政府,对峙战升级!哈佛外国学生或将被迫转学? | 国际识局 浏览量:54069

  中新网3月5日电 “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水利建设全面提速”“粮食产量数字真实可靠”“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

  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分别亮相,他们都重点提到了什么?

视频:【两会30秒】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新三样”出口增速都非常喜人来源:中国新闻网

  “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

  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表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到目前已经有1100多项是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的,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总数的20%以上,在许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到处都能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阴和俊说,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一直抓下去,努力为他们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科研环境。“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特别是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重点关切,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来搞科研,调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阴和俊介绍,从投入看,2023年全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3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从成效看,在量子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正式投产,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新三样”去年出口增速喜人。

视频:【两会30秒】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来源:中国新闻网

  “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

  “共计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李国英表示。

  李国英还透露,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实现“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目标,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水利部已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进行了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具体的工程项目,逐项落实到年度推进计划,并建立健全了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我们将为之积极努力,狠抓落实,依法依规、科学有序推进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

视频:【两会30秒】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三大主粮完全实现基本机械化来源:中国新闻网

  “粮食产量数字真实可靠”

  “关心我们的粮食安全出发有一些疑问,这里一个基本的意思,很明确无误的、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在“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回应社会关切。

  唐仁健表示,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在卫星卫片、遥感的条件下,其实种了多少粮、收了多少粮,都是清清楚楚的。如果想大面积地作假、去虚报这些数,不可能,也是绝不允许的。

  “没有哪个地方跟中央紧急调过粮、都没有。所以粮食是一个刚需品、必需品,只要少了,市场和价格一定会反映出来。”唐仁健称。

  资料显示,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亿斤,比2022年增产了177.6亿斤,再创了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达493公斤,比2022年又增加了7公斤。

视频:【两会30秒】张玉卓:把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用三个字来讲中央企业今年准备怎么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

  在谈及“推动央企强化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时,张玉卓表示,今后中央企业怎么样发展,第一个是“源”,技术源头;第二个是“升”,产业升级;第三个是“态”,产业生态,合起来就是“源”“升”“态”。

  张玉卓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中央企业要开放。“要摒弃过去一些落后的理念,比如短期投资、短期收益,过去有的追求规模,有的追求脱实向虚,挣快钱。现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一定要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

  张玉卓称,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靠人才。“现在中央企业有120万科技人才,有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家。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要鼓励我们的科技工作者,敢于走最难走的路,敢于攀登最高的山峰,敢于攻克最坚固的堡垒,以我们实实在在的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总书记嘱托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事实上,类似问题在全球普遍存在。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呼吁各国政府通过制定法规、培训教师等,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文件建议,将在课堂上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最低年龄设定为13岁,并呼吁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展亮相中华世纪坛 老手艺呈现新样貌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只是形式上的组合,而是一次由表及里的重塑,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在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壮大整体实力。

这个暑期,两岸青年交流成为亮丽风景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已被永远焊入中国人民的记忆深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炮轰北大营,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由于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短短一天,东北军北大营陷落,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

入境游持续火热 广州白云机场日均进境旅客约2万人次

南宁7月28日电(记者 黄艳梅)泰式酸辣肉碎、青咖喱鸡、芒果糯米饭……7月27日晚,由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商务处主办的“臻品泰美味——2024泰精选品鉴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美食达人共同品尝泰国经典菜品,在精彩的节目和美味的氛围下共同感受浪漫的泰式风情。

成都幼儿“三大球”运动嘉年华开幕 川渝萌娃乐享运动

对于这波重拳,不少网友和从业者纷纷叫好。而拉长视野可以发现,今年以来,针对微短剧的治理举措逐步完善,一场深度变革已经开启。6月1日,微短剧管理新规定正式实施生效,划定30万元和100万元两个投资额界限,由国家广电总局、省级广电部门、网络视听平台实行“分类分层审核”,所有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这一“最严短剧新规”设立了清晰标准,明确了责任主体,倒逼微短剧行业从“野蛮生长”格局逐步转型到“有序发展”格局。这一过程中,红果短剧等平台积极响应,一手强化内容审核,一手扶持精品内容。政策与市场的紧密配合,重塑了微短剧的发展逻辑,告别“野蛮生长”“低俗化”,走向规范化、精品化,正成为从业者的共识。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